阿里山畚箕湖廟
臺灣光復後,各地增建廟宇甚多,本村吳水標旅畚箕湖,職任阿里山線火車司機,與其同事提倡建一座五王廟。因不瞭解建廟利害,不選擇吉日,任意擇吉日,任意興工破土,及至入火安座之日,爐主捧香爐正欲安位,忽然一腳折斷。自此經過入廟之人,幾位照樣折斷腳骨,不但如此,入夜雞亂啼,狗亂吠,鬧得滿城風雨,老幼驚心,無人敢進廟焚香。過一段時間,有一位牧童牽牛由廟前經過,連牛腳亦折斷。最後有一位外省遊客 和他 太太聯袂遊近該廟,村人向他警告,切不可遊入廟內,客不服,故意入廟一試,初入廟限,照樣折斷一腳。日子既久,竟為一座無人焚香點火之廟,主辦人十分恐惶,議決迎請靈感神聖解圍,懇請幾處神明皆不敢往辦,於是此事已成無可奈何,又不敢置之度外。後吳 文標 先生,因母親染病,歸梓請教千歲,並提及上記真情,欲請教神聖設法,在當日鑾生鑾手,一聞為之恐惶,神曰「汝等莫抱退縮心,主事弟子如有誠心,神保證一筆安天下」。 水標 先生敬領指示,急歸與同事商量。越日,往畚箕湖,聞神要到廟中起鑾,主事人不敢進行,只在村內立壇,是夜起鑾指示情形云:眾弟子胡為亂作,略與上述之意相同。並示廟中煞氣蒙蔽,群魔侵入,囑弟子約七十餘人,各歸家備竹管火一支照路,主事人備黃綾布七尺二寸、朱硯、朱筆各一,交代明白,敕令符一道,化水與在壇人飲用,並囑有符水保身,萬無一失,快隨吾神後面到廟作法,人聲雷同讚好。是夜細雨濛濛,鑾手人地生疏,任神施威,兩足如飛,下一長遠石磴,經一段路程,神方入廟大展神威。忽見鬼火燐燐,片刻化為江光遍地。隨後眾人皆深信神力可靠,一齊擁入廟中。神即將黃綾布敕朱筆令,立竹竿威鎮廟前,該廟經此作法,就波平浪靜,香火重新,五年千歲法力實令人尊仰,故特詩之。
(鑾生:黃秀峰記述,鑾手:吳勳、吳明)
留言列表